去年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内资所的冲击,所在的外资事务所生存压力不断地加大。企业承接的业务量大幅缩减,为了压缩成本,常常一个员工当仨人使,通宵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员工的离职率也高了起来。
在这个大环境下,身体出了点小状况的我也动了离职的念头。当时的想法是想去香港读个金融专业的MBA,镀镀金,为以后进入金融行业做准备。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次与一个朋友的聊天,让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这个朋友在金融行业做了8年的招聘工作,她直接告诉我:即使能够幸运地被香港三大录取,在毕业后的找工作环节,也有很大概率被淘汰。
一是因为没有金融行业的任何实践经验,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二是因为从她的经验来看,决定一个人职场生涯高度的是思维和认知能力、勤奋程度,非专业出身通过业余学习做到部门D级别的人有很多很多,读书反倒不是最优解。
在这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阅读各种心理学、思维力方面的书籍,想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并在工作岗位上有了一定的成效。
很多人都知道创意性工作没有固定期限,也更容易做出成果。但实际上,这样的工作还是少数,职场中大部分工作还是日常性工作居多。
日常性的工作由于内容清晰明了,比如汇总不同渠道的投入产出数据、出具部门工作周报等等,对于这类工作完成的时间,领导通常心知肚明,不会给你留太多时间。那么怎么才能在职场中快速晋升,脱颖而出呢?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运用公司的六个目的,改变自己惯常的思维模式,提升日常工作的附加值,让领导看到你的不可替代。
01
不论是谷歌、苹果这样的世界500强大企业,还是只有几个员工的初创型企业,公司成立的目的几乎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六个目的:
① 实现愿景:愿景就是一个公司成立的原因,比如埃隆·马斯克成立Space X的愿景是为了实现火星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
② 获得利润:为了实现前述的愿景,就需要资金招聘人才、购买物资,企业当然可以获得外部投资和借款,不过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要盈利才能实现目的。当然,有一些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③ 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了盈利,就需要生产优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让客户持续消费公司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④ 提高员工满意度:公司的福利待遇让员工大体上感到满意,员工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各个环节创造价值,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服务;
⑤ 教育、培养人才:公司各个层级的领导要培养下属,让下属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从而让公司一直正常运营下去;
⑥ 建立一个能让以上成果重复的体系:公司的组织架构、ERP、各种审批流程都是体系。
这个概念源自福井克明的《升职超人教你旋风成长法则》,刚看到的时候,非常震撼。好像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思路清晰了很多。
02
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为了实现这六个目的而存在,只不过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被人为地切割开来,成为整个体系中一个个看似孤立的点。
这六个目的是工作中的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顶层思维。
不论你是做市场投放、产品研发、行政管理还是财务等工作,如果你能沿着你这个点开始,了解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在头脑中勾勒出公司业务和运营地图,不仅对个人视野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还给了你提升工作效率的抓手。
你可以利用这个抓手,思考自己做的日常工作能否在这6方面做出贡献,以及如何做出相应的贡献,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
这样一来,你就会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日常性的工作也能做出彩,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升职加薪更不在话下。
03
关于提升日常工作附加值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几个方法:
1) 摆脱角色限制,不要错过“宝藏”
我们常常着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繁琐枯燥的日常性工作,导致自己被角色驯化,看不到工作中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或者即使看到,也会觉得这是一直以来的工作流程,那么多人都这样走过去了,算了吧。殊不知,这种改善的机会是提升员工满意度,进而提升个人职场价值的“宝藏”,更容易让你做出成果。
比如部门一直在用的数据统计表信息重复、逻辑混乱,你可能觉得表格不是自己做的,大家都这么用了,也没啥问题,不管了!
于是便错过了宝贵的改善时机。
改变自己固化的思维模式,从发现日常性工作蕴含的“宝藏”开始,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肯定会发现这样的小缺陷,这个时候用心去做改善,必能做出一些成绩。
2) 通过“数据化”和“分析”发现原本看不到的内容
我之前公司认识一个总裁秘书,是领导面前的红人,领导去哪里都喜欢带上她,手头重要的工作也会教给她去执行。
之所以她能获得领导这么大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非常善于利用数据分析从日常性工作中发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改进空间。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统计了不同部门打印纸的季度消耗量,并逐部门询问打印的需求和用途,然后据此制定出打印纸的每月各部门的标准用量,超过部分需要个人支付。
从而使得公司这块的支出减少了几十万元的成本。
这个方法从帮助公司节约成本、提升利润空间的角度做出了成绩,领导自然眼前一亮。
如果你的工作岗位会接触一些常规的事项,仔细思考下,是否可以收集相关的数据,分析下目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3) 永远不要等老板给你派活,要主动出击
我有三个下属跟我一起做项目,让我很头疼的是,很多时候你需要手把手教他怎么做。一旦你没跟他交代清楚,他就会给你一个半成品,让人很恼火。即使是工作两三年的同事,还是一样缺乏全局观和自己的思考。
领导雇佣你,不只是为了让你按照他的指示行动,如果事事需要领导告诉你方法,那领导自己的事更没有时间做了,雇佣你来又有何意义?
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主动思考领导让你做这件事时,他的预期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跟公司的六个目的有什么联系等等。然后在思考之后,在着手优化工作成果。
隐含问题的日常性工作,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先解决主要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逐渐正常运转,才会开始关注和解决流程缺陷。因此问题点会随着企业功能的健全、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少。
你会发现,在一家成熟型的企业,供你发现的问题点几乎没有,再小的环节也会有一个专门的岗位设置,以确保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
所以,如果你身处成长型企业,不要错过通过提升日常工作附加值的方式来提升个人职场品牌,尽早树立起工作达人的形象,从而获得领导的器重和欣赏。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知英才网 鄂ICP备19004912号-1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中路4号光谷软件园六期5栋2层01室123号 电话(Tel):400-7655-667 EMAIL:1980035578@qq.com